經濟日報:學徒制回歸港年輕人的新出路 | 2013-05-01 23:09:03 (被阅读 865 次) | | | 香港新聞網4月30日電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做學徒,曾幾何時被視為前途不及大學的次等選擇,但大學學位膨脹,近年提供職業教育的學徒制,在歐美反而被追捧,台灣亦積極效法,務求令年輕人有新出路。香港將踏入“人人是大專生”年代,沙紙貶值,也應及早求變?
今年一月,英國智庫Policy Exchange發表報告《Technical Matters》,指現有教育制度未能滿足學生需要,企業亦抱怨缺少注重技能的人才,建議政府應加大力度推廣學徒制培訓,向青年提供高質素的技能職業教育。
事實上,英政府09年已提出有關學徒制法案,並且是教育改革重要方向。技能部部長Matthew Hancock在報告發表後指,長久英國教育只注重加強學術能力的培訓,職業教育應該要轉型;首相卡梅倫本月初亦宣告,要在各行業推廣這制度,增加年輕人就業的出路。
德國啟示 青年失業率低
今年3月,另一報告更指出,由2012年至2022年,英國將有380萬人完成學徒制的訓練,每名學徒平均每周為企業增加214英鎊的生產力,每年可望對英國經濟創造34億英鎊的增長。
過往學徒制被視為讀書不成的出路、前途也不及大學生,但如今學徒制卻在環球經濟發展下,被視作可打救年輕人就業問題的新方向。
歐美地區經濟低迷,擁有高學歷的青年人失業率高企,歐盟平均23.5%,但截止今年2月,德國青年失業率僅7.7%,該國教育制度採取雙軌制,即是除了學術為主大學之外,另有學徒制,成為多國政府取經學習的對象。
德國的學徒制是怎樣一回事呢?當地政府與業界合作,共同為年輕人訂造技能訓練課程,學生每周部分時間到學校上課,部分時間到企業實習,確保所學技能是市場所需,學生畢業後多直接成為企業員工。
提供技能訓練 解決工人荒
《金融時報》本月報道,美國也在向“德國模式”靠攏,美國一方面存在“技能缺口”,只有0.3%勞動人口是學徒,熟練工人短缺問題愈趨嚴重,另一邊是學歷過剩,當看更也有5%擁大學學歷,有參議員提出要向德國取經,美國密歇根州州長和俄亥俄州州長,最近更親往德國考察職業學校;台灣今年也有媒體提出要向德國學徒制取經。
香港的青年失業率相比起歐美,未算嚴重,但面對青少年學歷膨脹,以致薪金增長慢、上流困難的局面,卻是同一軌迹。
香港生育率低,適齡讀大專學生人數逐年減少,據教育局上周公布的數字,預計至2017年,由公帑資助或自資的學士學位及副學位總額達5.73萬個,比起適齡的中六學生人數5.5萬人更要多。換言之,屆時不論成績高低,人人可做大專生。
學位氾濫的結果怎樣?台灣幾乎人人是大學生,台灣《今周刊》去年10月曾報道,指2000年至2011年間,大學入學率從52.51%升至90.35%,但大學生起薪點由每月2.9萬台幣(約7,700港元),跌至2.8萬台幣(約7,400港元),還未計算通漲。
台灣2000年青年失業率是7.36%,如今則是13.35%。人人做大學生,畢業後盼望在辦公室工作,結果技術型工人不足,大學生失業,但企業則有工無人做而叫苦連天。
與企業合作 保證學有所用
香港即使日後學位多,也不能期望人人是學術領域的人才。德國經驗反映,職業教育並不意味差人一等,而是確保不同人才有適當培訓,亦與社會需要接軌。若香港要迎接日後學歷貶值的衝擊,學徒制或許是香港可取經的方法之一。
不過,德國學徒制的成功,關鍵是與企業有充分合作,讓年輕人所學正是市場所需,例如本港的建造業,一再加薪加福利,業界慨歎找年輕人入行困難,若政府與業界共同培訓人才,會否是多贏局面?
台灣的台北科技大學與一間高中,去年與企業集團合作,辦學徒制計劃,由資深技工教學生,企業補助學費,學生畢業後在企業工作。英國加強學徒制的重點之一,亦是確保學校與業界有緊密的合作關係。
英國改革學徒制,將範圍廣闊至多種行業,不光是建造業,更涵蓋美容、園藝、資訊科技等,與業界先了解需要再規劃,為市場度身訂造技術型人才,也是本港可借鏡的地方。
“人人是大專生”時代將來臨,大學沙紙的優勢消失,年輕人發掘自己專長才是更大本錢,香港的教育制度也應及早部署迎接未來變化。
【編輯:卢哲】
(經濟日報製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