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福(1837年10月10日-1917年1月9日)自称大将军。同年6月自立为大总统 | 2015-06-21 13:42:13 (被阅读 1317 次) | | | 刘永福(1837年10月10日-1917年1月9日),字渊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祖籍博白东平,中国清朝时的军事人物,清勇将领。1895年5月25日台湾割让后,拥立巡抚唐景崧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称大将军。同年6月自立为大总统。
事迹[编辑]
反清退驻越南[编辑]
主条目:黑旗军
1857年左右参加反清组织三合会响应太平军、又称洪兵,在滇桂边境组织地方武装反抗清军。后失利,1865年,率三百人被迫进入越南保胜地区,开山设寨辟田屯兵。成立黑旗军,以黑底北斗七星为旗号。历廿年,增至数千人。
越南抗法被封[编辑]
更多资料:北圻远征和中法战争
三宣堂内刘永福雕像。
在法国入侵越南后,1873年末开始,刘永福被越南阮朝皇帝阮福时邀请、率领黑旗军抗击法军,战功显著,被越南任命为“三宣正提督”,一等义勇男爵。刘永福之父死后,阮朝曾发给刘永福之父诰封文书,表彰其对法作战的功绩:“制曰:孤惟臣子致身之义,资事父以事君。朝廷锡类之恩,寓劝忠于劝孝揆礼之称,缘情而推。尔原报捐监生,故刘以来乃领兵权,充三宣军次副提督,刘永福之父,完此秉彝,食乎旧德。处家乐于善事,爱子教以义方,肆余庆之所钟,有乃郎之能仕,宜加显号,用发幽光。可赠为中顺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锡之诰命。于觑!克享其隆,既有光于泉壤,尚笃其庆,以长揖于国恩。懿厥潜灵,服此休命。嗣德三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回国解除军团[编辑]
刘永福在中法越南之战结束后,1885年接受清廷封号而奉命回国,被迫削减黑旗军数目、减少武装实力。
策动台湾民主国建立[编辑]
更多资料:台湾民主国、乙未战争和1895年台海登船临检事件
在甲午战争开始后,光绪二十年(1894年)被清廷派往台湾协防,并重组黑旗军。《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刘永福拥立当时的台湾巡抚唐景崧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称大将军。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5月29日,日军在澳底登陆,爆发乙未战争。6月4日,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崧潜逃。驻扎在台南府的刘永福自立为大总统,设立议会,发行钞票以筹军饷。由于以李鸿章为首的满清政府封锁大陆与台湾的交通,断绝一切支援。所以派谢维岳向张之洞等人求援,亦未获支持,派遣总统特使告急并电中国沿海督抚乞助饷银,又无人接应。当日军兵临台南城下时,无力回天,变装潜逃厦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刘永福任广东碣石镇总兵。
中华民国成立后[编辑]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以七十二岁高龄,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后告老回家。
民国四年(1915年),大日本帝国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刘永福要求重上战场遭拒。
民国六年(1917年)1月,病卒。
评价[编辑]
正面[编辑]
一般观点认为刘永福在对大陆和台湾的防卫上有其正面意义,因此在大陆和台湾都在不同层面上保持着对刘永福的纪念。
在大陆广西省钦州市刘永福旧居,建有三宣堂,以纪念刘永福,内设有展馆,展品包括《中法战争历史文物展览》,大清光绪皇帝及越南嗣德皇帝赠刘永福父亲的诰封碑,镇南关大战捷报等等。
广东省广州市有刘永福亲建的刘氏家庙,现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广州市还有永福村和永福路以纪念刘永福。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校内有黑旗军原驻地上建造的刘义亭。
在台湾,纪念刘永福的事迹在各地亦很常见,例如在台南市中西区的永福路、永福国小均以刘永福之名命名。
刘永福抗日时所发布的檄文,用“台湾民主国”名义印行的邮票等,已成为稀世的历史文献,现收藏在台北市国立台湾博物馆。
刘永福是台湾民主国的开国元勋,并担任过大总统。
负面[编辑]
由于刘永福招募广勇来台誓死抗日却在日军兵临城下时, 和台北的唐景崧一样潜逃, 留下一片惊恐混乱.
参考资料[编辑]
1.^ 刘氏家庙. 广州英烈网. [2010-08-06] (中文(中国大陆)).
2.^ 永福路,当为了纪念刘永福. placesearch.moi.gov.tw. [2009-07-16] (中文(台湾)).
3.^ 谈刘永福弃守台湾及引发之日英纠纷
参见[编辑]
Wikisource-logo.svg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1.刘永福与台民盟约
2.刘永福致台民布告
3.桦山资纪与刘永福往来信函
黑旗军
三宣堂
三合会
台湾清治时期
台湾民主国
事迹[编辑]
反清退驻越南[编辑]
主条目:黑旗军
1857年左右参加反清组织三合会响应太平军、又称洪兵,在滇桂边境组织地方武装反抗清军。后失利,1865年,率三百人被迫进入越南保胜地区,开山设寨辟田屯兵。成立黑旗军,以黑底北斗七星为旗号。历廿年,增至数千人。
越南抗法被封[编辑]
更多资料:北圻远征和中法战争
三宣堂内刘永福雕像。
在法国入侵越南后,1873年末开始,刘永福被越南阮朝皇帝阮福时邀请、率领黑旗军抗击法军,战功显著,被越南任命为“三宣正提督”,一等义勇男爵。刘永福之父死后,阮朝曾发给刘永福之父诰封文书,表彰其对法作战的功绩:“制曰:孤惟臣子致身之义,资事父以事君。朝廷锡类之恩,寓劝忠于劝孝揆礼之称,缘情而推。尔原报捐监生,故刘以来乃领兵权,充三宣军次副提督,刘永福之父,完此秉彝,食乎旧德。处家乐于善事,爱子教以义方,肆余庆之所钟,有乃郎之能仕,宜加显号,用发幽光。可赠为中顺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锡之诰命。于觑!克享其隆,既有光于泉壤,尚笃其庆,以长揖于国恩。懿厥潜灵,服此休命。嗣德三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回国解除军团[编辑]
刘永福在中法越南之战结束后,1885年接受清廷封号而奉命回国,被迫削减黑旗军数目、减少武装实力。
策动台湾民主国建立[编辑]
更多资料:台湾民主国、乙未战争和1895年台海登船临检事件
在甲午战争开始后,光绪二十年(1894年)被清廷派往台湾协防,并重组黑旗军。《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刘永福拥立当时的台湾巡抚唐景崧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称大将军。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5月29日,日军在澳底登陆,爆发乙未战争。6月4日,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崧潜逃。驻扎在台南府的刘永福自立为大总统,设立议会,发行钞票以筹军饷。由于以李鸿章为首的满清政府封锁大陆与台湾的交通,断绝一切支援。所以派谢维岳向张之洞等人求援,亦未获支持,派遣总统特使告急并电中国沿海督抚乞助饷银,又无人接应。当日军兵临台南城下时,无力回天,变装潜逃厦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刘永福任广东碣石镇总兵。
中华民国成立后[编辑]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以七十二岁高龄,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后告老回家。
民国四年(1915年),大日本帝国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刘永福要求重上战场遭拒。
民国六年(1917年)1月,病卒。
评价[编辑]
正面[编辑]
一般观点认为刘永福在对大陆和台湾的防卫上有其正面意义,因此在大陆和台湾都在不同层面上保持着对刘永福的纪念。
在大陆广西省钦州市刘永福旧居,建有三宣堂,以纪念刘永福,内设有展馆,展品包括《中法战争历史文物展览》,大清光绪皇帝及越南嗣德皇帝赠刘永福父亲的诰封碑,镇南关大战捷报等等。
广东省广州市有刘永福亲建的刘氏家庙,现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广州市还有永福村和永福路以纪念刘永福。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校内有黑旗军原驻地上建造的刘义亭。[1]
在台湾,纪念刘永福的事迹在各地亦很常见,例如在台南市中西区的永福路、永福国小均以刘永福之名命名[2]
刘永福抗日时所发布的檄文,用“台湾民主国”名义印行的邮票等,已成为稀世的历史文献,现收藏在台北市国立台湾博物馆。
刘永福是台湾民主国的开国元勋,并担任过大总统。
负面[编辑]
由于刘永福招募广勇来台誓死抗日却在日军兵临城下时, 和台北的唐景崧一样潜逃, 留下一片惊恐混乱. [3]
参考资料[编辑]
1.^ 刘氏家庙. 广州英烈网. [2010-08-06] (中文(中国大陆)).
2.^ 永福路,当为了纪念刘永福. placesearch.moi.gov.tw. [2009-07-16] (中文(台湾)).
3.^ 谈刘永福弃守台湾及引发之日英纠纷
参见[编辑]
Wikisource-logo.svg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1.刘永福与台民盟约
2.刘永福致台民布告
3.桦山资纪与刘永福往来信函
黑旗军
三宣堂
三合会
台湾清治时期
台湾民主国
官衔
前任:
唐景崧 台湾民主国总统
1895年6月26日—1895年10月20日 无,台湾被日本吞并
台湾历代统治者
台湾历代统治者
大肚王国时代(1540s-1732)
白昼之王
甘仔辖·阿拉米(Kamachat Aslamie) · 甘仔辖·马洛(Kamachat Maloe)
荷兰统治时代(1624-1662)
台湾长官
1 宋克 · 2 德·韦特 · 3 纳茨 · 4 普特曼斯 · 5 德·勃尔格 · 6 特罗登纽斯 · 7 勒·麦尔 · 8 卡隆 · 9 欧沃特瓦特 · 10 费尔勃格 · 11 西撤尔 · 12 揆一
西班牙统治时代(1626-1642)
鸡笼淡水长官
1 伐尔得斯 · 2 阿尔卡拉索 · 3 格司曼 · 4 罗美洛 · 5 奥就 · 6 赫尔南勒兹 · 7 帕啰米诺 · 8 波尔的里奥
明郑时期(1661-1683)
延平王
1 郑成功 · 2 郑袭 · 3 郑经 · 4 郑克臧 · 5 郑克塽
台湾清治时代(1683-1895)
台湾道、台湾巡抚
更多资料:台湾统治者#清治时期
台湾民主国时期(1895)
大总统
1 唐景崧 · 2 刘永福
台湾日治时代(1895-1945)
台湾总督
1 桦山资纪 · 2 桂太郎 · 3 乃木希典 · 4 儿玉源太郎 · 5 佐久间左马太 · 6 安东贞美 · 7 明石元二郎 · 8 田健治郎 · 9 内田嘉吉 · 10 伊泽多喜男 · 11 上山满之进 · 12 川村竹治 · 13 石塚英藏 · 14 太田政弘 · 15 南弘 · 16 中川健藏 · 17 小林跻造 · 18 长谷川清 · 19 安藤利吉
台湾行政长官公署(1945-1947)
台湾省行政长
1 陈仪
台湾省政府(1947-1949)
主席
1 魏道明 · 2 陈诚 注1
行政院(1949-1950)
院长
1 阎锡山
中华民国(1950-今日)
总统
1 蒋中正 · 2 严家淦 · 3 蒋经国 · 4 李登辉 · 5 陈水扁 · 6 马英九(现任)
※注1: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于1949年迁台后,实质统治者便由省主席转为行政院长及总统,因此之后之省主席皆不为实质统治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