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苦只有中国人受得了探寻南苏丹中国人足迹 | 2013-04-09 22:12:32 (被阅读 1056 次) | | 在南苏丹首都朱巴的邮政大厅,身材高挑、肤色黝黑的邮政人员阿卜杜·拉赫曼正仔细地帮顾客将一枚邮票贴在信封上,准备寄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是枚独具纪念意义的邮票,上面印有精致的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前领导人加朗头像,是中国为祝贺南苏丹建国而特别赠送的10万枚邮票中的一枚。
在朱巴的约翰·加朗墓园广场上,32米高的旗杆悬挂的六色国旗迎风舒展。独立庆典仪式后,南苏丹总统基尔专门接见了负责生产安装国旗的中国厂商代表陈建华,感谢他高质量完成工作为南苏丹建国仪式作出贡献。而中昊公司承建的庆典观礼台平整大气,成为了首都朱巴的地标性建筑。正在广场上执行巡逻任务的警官史蒂芬·巴特罗斯见到记者后十分热情,在远处就挥手喊道“朱巴欢迎你,中国人!”
在距朱巴15公里的拉库夫,一望无际的肥沃黑沙土上,香港商人胡国荣种下的玉米苗已结出希望的果实。在“非洲之角”多个国家因大旱面临减产后,长期依赖粮食进口的南苏丹受到饥荒威胁。“这里不缺资源,只缺技术,中国人的经验最能急南苏丹人之所急。”胡国荣在尼罗河畔修建水渠、引水灌溉,为当地农民、渔民引入简易太阳能灯,并答应了投资修建小学和诊所。“做生意、赚利润的同时,要尽己所能对当地发展作出贡献,这样的合作才能长远、双赢。”
在深山密林、草原沟壑的西赤道州,几十个部族在这里生活,而他们共同面临的难题是缺乏有卫生保障的饮水源。“开着直升机来考察的欧美打井队先后撤离了——这里的苦,只有中国人受得了。”中昊公司项目经理张振宝对记者说。
中国工程队在南苏丹打井可谓困难重重——全国几乎没有像样的道路;每年持续8个月的雨季使地势较低的热带草原变成一片汪洋,造成工程车频陷泥潭;当地牧民为抢夺水源发起枪战……然而每当地下喷出晶莹的水花时,言语不通的原始部落村民们会兴奋地围着工程队跳起祈福舞,“觉得一切苦都值了,”张振宝感慨道。目前,中国工程队已在南苏丹所辖的10个州内打了上千口水井。
南苏丹石油重镇阿卜耶伊能源储量丰富,且地处南北交接的敏感位置,使得这里成为引发冲突的“热点地区”。“军队交火,部落冲突,致命雷区……”25岁的中国维和警察杜牧告诉记者,他和同伴几个月前还在炮火声中,使用大箱子拼成的简易掩体,忍受着非洲50多摄氏度的潮热天气,与当地警察进行沟通开展维和工作。
在南苏丹,中国人开的诊所以精湛的医术和令人放心的药物美名远播;中国人开办的饭店在全国首屈一指;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陆续来到这里考察,开展电力工程建设……
中国驻南苏丹使馆代办李志国介绍说,目前有千余名中国人,分散在南苏丹全部10个州,在基建、医疗、维和、商贸各个领域贡献着力量。
在朱巴邮政局的小木屋里,阿卜杜·拉赫曼整理着当天的信件。小小的邮票从中国翻山越岭来到南苏丹,带来了中国人民美好的祝福与期望;这枚小小的邮票也将承载着南苏丹人的希望与梦想,飞向世界各个角落。
本文来自:非洲华人联盟社区|去非洲网(http://bbs.qufeizhou.com),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bbs.qufeizho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478&extra=page%3D1%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239%26typeid%3D23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