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间: 9月4日 星期四
首页       美国       大洋洲       欧洲       南美洲       北美洲       亚洲       港澳       中国       国际       非洲       台湾
移民    地球
宇宙    探索
华人    奇闻
财经    影视
金融    音乐
经济    明星
军事    西医
科技    中医
历史    养生
体育    文化
教育    艺术
学术    娱乐
食品    环保
健康    生活
美食    人物
纪检    房产
法律    时尚
摄影    美容
汽车    传媒
旅游    能源
典故    民航
华北地区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华中地区  河南  湖南  湖北    华南地区  广东  广西  海南    华东地区  浙江  江苏  山东  
福建  江西  安徽  上海  西北地区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东北地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西南地区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西藏  
中国3D电影面临哪些挑战?
2013-05-30 21:12:45   (被阅读 799 次)
先盘点一下中国3D电影市场的情况。2008年3D电影第一次在中国大范围放映,2012年,中国国产3D电影7部,5部真人电影,两部动画片。这几年,中国银幕数增长非常惊人,到2012年中国3D银幕占总数70%,中国3D银幕市场目前是全球第一。从2008年到2012年国内上映的3D影像包括科幻片、纪录片、演唱会等。在国外,动画类型占了3D影片的主流。就内容和题材来说,国内主流3D影片是武侠,而国外则是科幻、魔幻。2010年《阿凡达》上映之后,全球电影人都很兴奋,把2010年定义世界电影的3D元年,我个人认为2012年才是中国3D电影元年。

  陈国富先生曾经说过,在《画皮2》上映的时候,“电影不止是电影,还是宣泄活动,这个活动有极尽感官之能事的态度”。2012年中国电影界的重大事件就是《画皮2》的成功,2012年上半年市场比较低迷,直到《画皮2》上映,大家第一次看华语3D电影连续打破12项纪录,带动了行业的发展,给了投资人信心。因此,《画皮2》后便有了《太极1》《太极2》。2012年总共5部3D国产真人电影,其中三部半3D效果由我们公司制作。

  2012年全球3D电影只有36部,但是拿到全部票房40%的份额。中国5部3D电影占当年国产电影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中国电影票房排行前十位的影片,6部是3D电影,其中3部产于2012年。

  题材单一导致竞争力不足

  中国可制作的题材相对局限和单一化,目前科幻片几乎没有,而好莱坞科幻大片层出不穷。魔幻影片有可能成为中国未来3D电影发展的主要题材,《宝莲灯》《鬼吹灯》应该属于这类题材。另外一大类属于年代戏、动作武侠类,去年这类题材影片过多,有些观众对动作影片有点反感。国内很多公司想做惊悚影片,由于中国惊悚类影片一般超不过3000万人民币的票房收入,也不太适合3D。纪录片特别合适,但是中国目前还没有,动画片尽管相对较多,但是中国动画市场仍然不成熟。从题材本身来说,3D国产电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012年3D制作公司如雨后春笋,但其中真正能运作起来的不到5家,可能还少于这个数字。整个中国3D市场容量还很低,无法容纳太多的公司竞争,所以导致很多价格竞争的现象出现。

  此外还有电影行业本身的挑战。电影公司要压制我们的价格让我们很痛苦。因为国内电影营收的压力很大,这导致价格成为竞争的先决条件。好莱坞面对的是全球市场,有三层回收的市场。中国电影目前回收路径比较单一,票房是唯一的回收市场,像赌博行为,赢了就赚了,赔了没有翻盘方法,导致国内电影制作公司在选择技术还是选择演员上,可能更相信演员能带来票房直接收入,这是很大的问题。

  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全球第二,很多国外公司纷纷想来中国,与中国合作,这是很好的现象。但是在参与海外竞争的时候,发现了对我们非常不利的因素,我们在竞标《西游降魔篇》的时候,一开始谈得很好,美国一家3D公司也在跟周星驰谈。我们自我感觉有价格优势,没想到对手报出的价格居然更低,我们自信的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后来我们才了解,对方把影片包到韩国,韩国政府有补贴。在这种合作过程中,我们的民族企业应该知道向先进者学习什么,不能总想出卖廉价劳动力,我们应该有别的优势。

  制作方与观众审美存在差异

  谈起3D,仿佛每个人都是专家,这个是真3D、这个是假的。没有标准便无法评判公司质量好坏,只能用价格作为最终的衡量因素,中国3D电影处于恶劣竞争环境下,这个产业的标准很难统一,另外影院差异化严重,无法形成统一的观映感受,有的灯泡亮度是70%、有的亮度是90%,这就是中国目前放映的现状。就我们自己的体会来说,中国观众喜欢摘眼镜判断是不是真3D,他们认为摘了眼镜能看到重影的就是真3D,反之则是假的,这很有趣。中国观众喜欢很多物体从银幕飞出来的感觉,注重视觉刺激。我们很迷惑。因为曾受国外3D理念的影响,即首先给观众安全的3D电影,不要让大家看一部电影产生头晕、呕吐的现象。《画皮2》就是用这个标准制作出来的。我们却听到很多诟病的声音,观众说摘了眼镜也能看,不是真3D。《画皮2》我们做得比较保守,因为《画皮2》是爱情片,所以导演拍摄时运用了大量的面部特写镜头,这是无法做3D效果的,比如陈坤的哭泣、赵薇表演非常感人,这都无法用很强的3D效果。到了《太极2》我们被迫采用一些方法,让观众摘眼镜看到的必须是重影,于是,观众觉得《太极1》《太极2》还不错。

  3D技术理念需要中国化

  3D是技术,技术本身为艺术服务,不要跳开艺术本身只谈技术,一个好的3D电影前期一定进行3D镜头语言的设计,一部3D电影用3D摄像机,完全采用2D叙述方法拍也不是好的3D电影,前期进行3D电影设计,后期采用其他手段。3D标准设计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提倡一个观点,叫3D电影综合解决方案,就是前期我们要有标准、要有镜头的语言设计,然后现场选择是实拍还是转制。我们并不赞成所有电影都要实拍或是转制,比如绿背成影的镜头,好莱坞拍这样的电影不存在任何心理障碍,但我们则不行,会陷入真假3D的心理局限。如果盲目追求实拍,又花时间、又花钱,效果却未必提升更多,我们一直觉得中国进入这个行业要现实,不要盲目追求过高的东西。此外,要有视觉奇观的设计以及视觉奇观与剧情完美结合。如果题材无法做视觉奇观出来,建议不要做3D电影。

  同时,国内导演对电影科技应用了解不够深入,掌握得不够熟练,特效给导演带来什么?特效能实现什么样的效果?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老一代导演更愿意布景,对现场的把握性更强一些,对特效的需求就薄弱些。此外,国内高科技电影的基础比较薄弱,比如3D如何和特效结合?标准谁来定?因为现场过程中的特效是绿背,绿背后边的景如何确定立体效果,如果做完特效再交给3D制作方核定,会增加成本,因此,整体合作在目前还是比较困难。

  我们从业者大多数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可能对电影本身的理念、对电影本身镜头的运用完全不了解,导致单一员工的创作力低下。3D团队一定要与特效团队紧密合作,没有特效做不出好的3D电影,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派看海啸的戏绝对不是实拍出来的。因此,与特效公司紧密合作才是创造好的3D电影必要的条件。最后根据舒适度把所有焦点和屏幕关系进行调整。3D字幕制作也很重要。最后建议放每一部3D电影的时候,电影院一定要把放映机灯泡调亮。

马英九会见护理团体为SARS殉职者默哀
2012年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奖揭晓颁奖典礼 简称荷赛
彭博成纽约州最受欢迎总统候选人
为何世卫组织只为辉瑞开了“绿灯”而没批准俄罗斯和中国疫苗?
鞍山“爱心爸爸”柏剑结婚啦!新娘是她…转发!祝福!
NASA拍到水星神秘照片 外星人在笑?
美国参议员呼吁奈飞公司不要拍摄《三体》的连续剧
四川“拄拐少年”凌崇恩已离世-以597分的成绩被宁夏大学录取
台湾大爷70岁开始“逆生长” 105岁考博士
谷歌应用追踪警察行踪- 警察工会警告:停止或吃官司
“巨型”小行星将与地球擦肩而过
前白宫军事高官涉EB-5诈骗受调查 被骗投资人多来自中国
伊朗副总统:美国未能成功阻止伊朗石油出口
特朗普再遭刑事检控:被控37宗罪,他会因此入狱吗?
哥斯达黎加宋彦斌大使慰问中水电石油员工
美国女子体操如此无敌 全靠这个中国人默默付出
美国宣布格莱美奖提名,歌手碧昂斯共获8项提名。
朝鲜劳动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金正恩:大部分经济发展五年战略目标都远未达成
NASA昨晚測試撞擊小行星成功 供日後地球防禦做準備
张柏芝与两儿子合照超有爱 Quintus笑容甜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法律顾问       免责声明 Legal Disclaim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