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间: 4月3日 星期四
首页       美国       大洋洲       欧洲       南美洲       北美洲       亚洲       港澳       中国       国际       非洲       台湾
移民    地球
宇宙    探索
华人    奇闻
财经    影视
金融    音乐
经济    明星
军事    西医
科技    中医
历史    养生
体育    文化
教育    艺术
学术    娱乐
食品    环保
健康    生活
美食    人物
纪检    房产
法律    时尚
摄影    美容
汽车    传媒
旅游    能源
典故    民航
华北地区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华中地区  河南  湖南  湖北    华南地区  广东  广西  海南    华东地区  浙江  江苏  山东  
福建  江西  安徽  上海  西北地区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东北地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西南地区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西藏  
三百年来唯一国史学巨擘却没有一张像样文凭
2013-05-19 16:02:28   (被阅读 786 次)
陈寅恪治史的特点,一是在史识上追求通识通解;二是在史观上格外重视种族与文化的关系,强调文化高于种族;三是在史料的运用上,穷搜旁通,极大地扩大了史料的使用范围;四是在史法上,以诗文证史、借传修史,使中国传统的文史之学达致贯通无阻的境界;五是考证古史而能做到古典和今典双重证发,古典之中注入今情,给枯繁的考证学以活的生命;六是对包括异域文字在内的治史工具的掌握,并世鲜有与其比肩者;七是融会贯彻全篇的深沉强烈的历史兴亡感;八是史著之文体熔史才、诗笔、议论于一炉。他治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的释证、对佛教经典不同文本的比勘对照、对各种宗教影响于华夏人士生平艺事的考证、对隋唐政治制度文化渊源的研究、对晋唐诗人创作所作的历史与文化的笺证、对明清易代所激发的民族精神的传写等等。而所有这些方面,他都有创辟胜解。他治史的精神,则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力量源泉,也可以称作陈氏之“史魂”。1929年陈寅恪所作《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起自己的盖世天才。然而,只要把历史的焦点聚集在民国学人身上,就发现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一些前辈的学习那可是纯粹意义上的学习,只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求知,根本不考虑什么文凭。
先说一代大师陈寅恪先生。据汪修荣著的《民国教授往事》一书记载,抗战时期在重庆时, “盖世奇才”、“最好的教授”、“教授之教授”、“太老师”、“一口准”、“活字典”、“活辞书”……这都是校内外乃至国内外学界对陈寅恪先生的推崇之词。就连学界颇负盛名的傅斯年也曾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陈先生来清华之后,即为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国学研究院结束之后,他又是清华大学文学院中唯一一位“合聘教授”。西南联大时期,他曾是为数不多的“部聘教授”之一。享有如此崇高学术声望的一代大师,却没有什么文凭。

想当年,陈先生在国外求学十四年,游学日、欧、美 ,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都学习过,精通英、法、德、日、蒙、满、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余种文字(一说二十余种文字,包括一些已经死亡的文字)。仅就掌握的外国文字的数量,就已经无人能超过他了。有意思的是,陈先生当年虽遍求名师,广泛涉猎,回国时却没有拿什么文凭,更不用说博士之类的头衔了。他本人对此更是不屑一顾。对此,他的受业弟子陈哲三是这样解释的:“因先生读书不在取得文凭或学位,知某大学有可以学习者,则往学焉,学成则又他往。故未得一张文凭。”这并不是说学位不重要,事实上,那个年代的学位,特别是欧美的学位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块十分重要的敲门砖。陈寅恪当年到清华国学院做导师时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

据说,梁启超在向当时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时,曹因为陈寅恪“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而迟疑。梁启超则怒曰:“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好吧,你不请,就让他在国外被别人请吧!”接着又指出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等几位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崇,曹听后立即决定聘用他前来任导师。梁启超当时已是学界巨擘,他和外国著名学者居然如此推崇陈寅恪,可见陈寅恪当年虽然还没有回国,但已经名扬海内外了。

再说一代数学大家华罗庚。华罗庚最让人称奇的是凭借着“初中毕业”的学历就冲上了清华大学的讲台。后来在1936年,华罗庚到剑桥大学留学,数学家海尔布伦曾就读博士的事问过他:“你打算攻读哪一门课程?我们会为你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华罗庚回答说:“谢谢你的好意,我只有两年的研究时间,自然要多学点东西,念博士太浪费时间了。我来剑桥大学是为了求学问的,而不是为了求学位。”在剑桥的一年当中,华罗庚完成了11篇论文,每一篇都可得到一个博士学位。但华罗庚最后就是什么文凭和学历也没得到。

幸运的是,到了1979年11月,华罗庚来到法国南锡大学,参加了该校为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而举行的隆重仪式。学会主席把博士绶带披在华罗庚的中山装上,国歌奏响,华罗庚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一直到这个时候,华罗庚才有了比“初中毕业”更高的学衔。这一年,华罗庚已经68岁了。(《报刊文摘》2008年10月17日)

陈寅恪和华罗庚两位大师,并不是不知道文凭的重要性,但他们就是不愿为了那可怜的文凭而浪费掉大好的求学时光。尽管他们没有获得什么文凭,但正是这种特立独行的远见卓识,才成就了他们卓绝千古的学术声威。

两位大师,一文一理,他们的事迹虽然过去了才几十年,但读来却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当然了,我们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唯文凭时代,如果两位大师不幸生在当今之世,不要说清华这等一流大学了,就是普通高校,甚至一般的中小学,也绝不会请没有文凭的两位大师去当老师。

呜呼!只有生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民国时代,两位大师才能进行不为文凭的学习,才能把他们的所学回报给社会。

备注: 陈垣与陈寅恪并称“史学二陈”。陈垣的专精在目录、校勘、史讳、年表的研究,并兼擅词章之学;史源学一目,是他的创造;治史的显绩则集中在宗教研究和元史研究
阿根廷暴雨至少52死毁数千栋房屋
中国2020年GDP突破100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2.3%
NASA最新照片 火星存在裸体女性岩石
韩国专家评朝鲜阅兵式上的新型武器
不出二十年,当年导致毛岸英和高瑞欣牺牲的两个飞行员先后惨死,
傳染病權威 79歲歷經六任總統 他談疫情 比川普更獲信賴
伊朗总统坠机罹难或涉技术故障 事故原因引猜测
习近平惦记云南独龙族 作出重要批示
第十一届演武大会获得佳绩
著名表演艺术家白英宽(一)
美国参议院批准尼古拉斯∙伯恩斯担任美国驻华大使
法国总统突然说出邓小平一句话让人很吃惊
王岐山访美消息的分析四起 有称要活捉逃虎
据外媒1月8日报道,飞行员驾驶着他的飞机在冰岛上空飞行
侯慈真为-广府文化推广的形象大使 北京电影学院广东培训机构教员
尼日利亚223女生被绑入森林 卖做“压寨夫人”
中国财富超越美国居全球首位
内蒙古男子遭冤杀案呼格吉勒将启动重审程序
小布什图书馆开幕五位总统再聚首
英国女王下令聘请律师对哈里王子的潜在攻击做好准备.2020年哈里王子放弃皇室高级成员的身份并同妻子梅根·马克尔和儿子阿奇把居住地换到美国.........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法律顾问       免责声明 Legal Disclaim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