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少年患抑鬱症增專家稱症狀難察覺 | 2013-05-01 23:10:14 (被阅读 535 次) | | 香港新聞網4月29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青少年抑鬱難以發現,除了行為反常,或會反映在身體痛症上。香港有小康家庭千金飽受痛症折磨,體重在兩個月內下降20多磅,母親枉花數萬元(港幣 下同)治療無效,終發覺女兒患有抑鬱症。臨床心理學家表示,青少年往往不會就精神健康問題尋求協助,亦不能具體說明精神狀況,增加發現難度。
抑鬱症在香港漸趨普及,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球抑鬱患者逾一億人,只有少於25%會尋求治療,相信2020年抑鬱症會成為全球疾病排行榜第二位。那打素醫院兒童精神科副顧問醫生巫綺文表示,香港已有30萬人患有抑鬱症,近年患有抑鬱的青少年求診者有上升趨勢,那打素醫院兒童及青少年全人健康服務中心“怡晴軒”于上年4月至今年3月,接獲累積求診人次達6000次。
巫綺文指出,兒童精神問題一般以過度活躍症及自閉症為主,約12歲開始,患抑鬱症的比例會漸漸上升,根據2008年的調查顯示,香港12至18歲的青少年當中,有1.3%患有抑鬱症。
那打素醫院臨床心理學家劉澤俊表示,青少年患者比成人患者更難察覺。他指出,成人懷疑自己精神出現問題時,大多會主動尋求協助,相反青少年會收藏自己,即使被問到,亦多回應“別煩我”和“不知道”等,無法具體描述自己的精神狀況。
置身小康之家的千金Ann是名校高材生,疑因對自己要求太高而出現焦慮,於2011年9月確診患上抑鬱症,當時只有17歲。確診前,Ann常感到身體不適,頭痛、肚痛、牙痛等痛症接連不斷,甚至妄想自己罹患絕症。母親嫻姐枉花數萬元向多位專科醫生求診亦不能解決痛症。原喜歡購買化妝品的Ann,變得連錢都不想要,體重在兩個月內由48公斤下降至38公斤。後來轉到“怡晴軒”求診才發覺女兒患有抑鬱症。
巫綺文表示,抑鬱症患者有時需要團體治療,但醫院門診只能一對一,建議患者到精神健康服務進行諮詢及治療。目前香港有五間針對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服務中心,“怡晴軒”主要為新界東青少年提供一站式精神健康服務,包括提供團體活動治療、沙遊治療及上課提供相關知識等。
【編輯:吴冠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