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针联”)创建的背景与过程 | 2017-12-09 18:48:04 (被阅读 1393 次) |  | |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一,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针联”)创建的背景与过程1982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在马尼拉召开的一次经络穴名工作会议上,与会的一部分国家针灸学者倡议筹建世界针联,并商定以日本高木健太郎教授为首,进行初步准备工作。由于中国是针灸的发源地,所以国际针灸界一再呼吁中国在国际针灸学术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牵头建立世界性的针灸组织,办事机构设在北京,以期团结各国针灸团体,共同促进针灸事业的发展。1984年6月在日本京都开会,会议采纳了中国针灸学者的意见,决定利用在中国召开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研讨会之机,邀请来自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成立世界针联筹备委员会。同年8月世界针联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1987年11月22日由中国针灸学会作为东道主,举行世界针联成立大会暨第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世界针联在北京宣告成立。第一届会员大会共接纳团体会员57个(包括5个国际性团体),他们分布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以亚洲、欧洲和美洲居多。57个团体会员代表着37000多名针灸工作者。大会通过了世界针联章程和世界针联道德准则。
二,世界针联的性质、宗旨、任务及组织机构现状:
1,性质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针联)是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正式工作关系、与国际标准组织(ISO)建立A级联络关系的非政府性针灸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
2,宗旨
促进世界针灸界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进一步发展针灸医学,不断提高针灸医学在世界卫生保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3,任务
组织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中型学术研讨会和专题学术讨论会;促进国际针灸界之间的友好往来,鼓励各种针灸学术交流;完成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正式关系所承担的工作,实施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宣传和推广针灸医学,争取各国针灸合法地位;发展针灸教育,提高从业人员水平;开展针灸医疗服务;出版针灸学术刊物,提供针灸信息服务;制定和推广有关针灸的国际标准;为实现本会宗旨所必须承担的其他任务。
4,组织机构
世界针联由团体会员组成。会员必须是所在国或地区成立三年以上拥有50名成员以上的合法针灸学会或合法针灸机构。世界针联现有团体会员154个,代表着50个国家和地区20余万名针灸工作者。
会员大会是世界针联的最高权力机构,执行委员会是常设权力机构,秘书处是世界针联常设办事机构。世界针联每四年召开一届会员大会、举办一次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两次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之间,每年召开一次国际针灸专题学术研讨会。执行委员会下设国际针灸资格(水平)考试委员会、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国际针灸资格(水平)考试委员会,在国际上开展针灸资格水平考试,促进针灸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专家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为执行委会提供专业技术、政策法规的咨询和建议,支持和协助执行委员会开展工作。工作委员会由教育、立法、资格审查、学术、财务、道德标准、义诊、标准、外交、科技协作、大学协作、国际志愿者、国际标准基金管理等13个专项工作委员会组成,负责开展各项工作。秘书处设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秘书处工作由秘书长主持。
5,分支机构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不设分支机构。
三,出版物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针灸学术期刊《世界针灸杂志》于1991年6月创刊。期刊为季刊、英文版,大16开本,每期6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已发行76个国家和地区。并与意大利中医针灸学会合作出版了意大利文版,从2010年开始,《世界针灸杂志》作为《中国针灸》杂志的英文版继续公开发行。本刊开辟临床观察、实验研究、针麻及原理、针灸教育与学术讲座、医史文献、综述、消息报道、针灸仪器等栏目。在报道方面力图全面反映针灸学科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传递针灸学术的最新动态与消息,注重针灸医学的实用性,重点反映针灸临床各科的归新治疗经验。为全世界针灸工作一个学习和经验交流的园地。本刊受到国内外针灸界的好评。
四,联系方式
1,办事机构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秘书处是常设办事机构,秘书长由沈志祥担任。截止2012年,世界针联秘书处共设置10个职能部门,包括:办公室、学术、对外联络部、国际合作部、国际标准部、考试部、培训部、会务总务部、财务部、信息部等。共有在职办公人员20余人。
2,联系方式
2009年前,世界针联的办公地址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中医科学院内。2010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购买了办公大楼共2000平米,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街东玖大厦B座7层,邮编是100061。
电话:010-64011210 传真:010-64018354 网址:http://www.wfas.org.cn
五,发展历程及现状:
世界针联成立以后,在促进世界针灸界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确立针灸医学在世界卫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针灸为人类健康服务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1,组织召开了全球范围的世界针灸学术大会9次(截至2012年6月30日,其中8次是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起举办),国际针灸专题研讨会16次(截至2012年6月30日,其中3次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起举办)。开展针灸标准化研究,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针灸术语标准化”、“经穴部位国际标准”等文件的起草、制定及有关针灸标准地区性协议的推广工作。1988年创办《世界针联通讯》,发往各国会员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有关部门,1991年创办了世界针联会刊《世界针灸杂志》。1997年开展国际针灸资格(水平)考试,并出版《国际针灸学教程》。2004年创办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网站(www.wfas.org.cn)。
2,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关系,与世界卫生组织在针灸发展战略上保持高度统一。199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101届执委会讨论通过,与世界针联建立非政府性正式关系,每三年制定一次合作计划,现已完成第三个合作计划。
3,积极发展与各国政府、学术机构及民间组织的交流。世界针联非常注重与各国家政府部门的关系,在不同的国家召开学术大会时,许多国家的高官政要都为世界针联的学术活动给予了实质的支持或者密切的关注。世界针联与国际上的一些医学机构、学术团体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也在不断增加。世界针联现由第七届执行委员会主持工作。世界针联名誉主席由王国强担任,主席由邓良月教授担任,秘书长由沈志祥教授担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