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一中-国民政府在日本侵华后成立第一个流亡中学 | 2017-01-31 10:13:07 (被阅读 1479 次) | | | 图片上:国立一中学生通讯录
多弦新闻特别报道:2017年1月26日
正在天水国立五中读书的时候,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了激奋,各班都买来鞭炮齐放,学校放假一天以示庆祝。这些流浪在外的学生,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回家。国立五中的学生大部分是河北人,有少部分山西和山东人。不久国民政府下达命令:学校解散,教职员和学生每人发给一两黄金的路费,去留随自己。学校资产由校长负责运回天津,成立一个市立中学。我因为刚来一学期,学籍才备案,因此没发给我路费。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再回定县去上学,但是我知道定县是无学可上的。另一条路是继续留在后方,再找学校读书。正在犹疑不定的时候,听说不愿回老家的学生,可以转入国立第一中学读书,这个学校不解散,也暂时不回河北省,继续留在陕西城固县办学。我一听正合我意,办了个离校手续,搭汽车先回宝鸡,向大哥说明情况。作了一些准备,又从宝鸡搭“黄鱼”汽车经汉中转城固,到国立第一中学报到。国立一中,是由河北省保定市几个重点中学,为逃避日本侵略军的占领而搬迁到后方的。先是搬到河南淅川上集,洛阳沦陷前夕,全体师生不顾长途拔涉,学生搀老师,男帮女,女帮男,互相帮助,相互鼓励,不让一个人掉队,步行翻越秦岭到达陕南城固东关老爷庙扎营建校。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一本由该校师生自己编写的“千里逐飘蓬”书中有详细的记载。这些事情是我到学校后才知道的,当时我还在沦陷区!这个中学,图书资料丰富,师资力量强大。校长叫杨玉茹,是个老教育家,已经当了7--8年的校长。有个教化学的吴冶民老师,兼任教务长,在当时国统区的教育界,他都是有名的。解放前去了台湾,据说台湾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化学家,在中学的时候就是吴老师的学生。其他教师,也都是来自全国有名的大学,教我们语文的胡誉斋老师就是北大国语系毕业的。学校学习风气很浓,每天早晨天还不亮,汉江河畔朗朗的读书声已处处可闻。大操场各个角落,校外马路边上,到处都是学习的人群,三三两两,不分男女,都在努力学习。因为他(她)们深知,毕业以后最好的出路,就是考上大学,否则后果就难以预期了。国立一中,顾名思义,她是日本侵华后第一个成立的流亡中学。学生来源绝大多数是河北人。由于初期在河南淅川办学,也招了一些河南人,其他省份的人就很少了。学校办公,老师的薪水,学生吃饭等一切费用,都由国民党教育部每月拨款,个人不付任何钱。伙食方面,汉中地区比较富足,全部是细粮,还经常有鱼、肉打“牙祭”。有时候伙食节余了还能发个小钱,因此在这个学校读书,即使没有一点家庭接济,也能读得下去。在这个学校还有家庭的感觉,这也难怪,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远离父母,春夏秋冬吃住都在学校,老师也像父母一样关心着学生,师生之间形成了既亲密,又患难与共的氛围。国立一中校址在城固东关外,校本部在老爷庙院内,即学校机关。高中部也在老爷庙区内,新搭的草房,房内两层通铺,一个班一大间。我分在高中第30班,大约有30--40个人,都是男生,后来有两个女生插班,基本上和我们不大来往。初中部和初师在小东门外校场坝,环境优美,大白杨树叶成荫。汉江河从校本部大门前不远处流过,每到夏天,师生们都到汉江河里游泳,甚是欢快。学校有自己的图书馆,寒暑假都开放,我是图书馆的常客。学校还设有医务室,有点小病给开点药就解决了。所以,在国立一中读书,是我从上小学以来,感觉最好的一个学校。
米涛 写于(美)达拉斯 2010-4-2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