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雷雨》为曹禺的第一部作品 昨晚来京巡演 | 2013-05-30 22:05:27 (被阅读 1133 次) |  | 《雷雨》是戏剧家曹禺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是其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创作完成的。该剧完全运用了三一律的戏剧结构,描写了两个家庭中的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周鲁两家几十年的恩恩怨怨。本剧以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练含蓄的语言,各具性格特点的人物,以及丰富的潜台词,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
2013年5月19日,在《雷雨》诞生八十周年之际,苏州评弹团携评弹《雷雨》走近清华大学,开始为期一周的北京高校巡演活动,也继续着此剧的“中华百校行”。原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秘书长董耀鹏与全校近400名师生观看了昨晚的首场演出。
据了解,评弹进校园这项公益性举措,苏州评弹团已经坚持了多年。从2010年上演以来,评弹《雷雨》进入校园的“公益演出”已超过80场,累计约有4万多大学生现场感受了该剧的艺术魅力。此次进京巡演苏州评弹团除了由团长兼书记的孙惕亲自带队外,并且尽邀多位评弹名家,如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盛小云,上海评弹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徐惠新,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年近七旬的国家一级演员金丽生,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曾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表演奖、牡丹节目奖的国家一级演员吴静等十余位老中青三代评弹名家。
此次苏州市评弹团携该剧迅演的北京著名高校中,除了清华大学,还将于5月20日在中国戏曲学院、5月2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5月22日在中央音乐学院、5月24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分别进行四场演出。意在借助经典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一方面激发青年观众的观赏欲和求知欲;另一方面摸索评弹艺术的创新路径,寻找评弹与年轻观众的审美交汇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