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做好文化交流首先要了解传统 | 2013-05-30 22:02:11 (被阅读 953 次) | | 从文学创作到文化遗产保护
我的人生与事业经历了多次主动与被动的转变。所谓被动,缘自时代与生活的骤然巨变;所谓主动则是我心甘情愿把这巨变带来的困惑放在自己肩上。在城市文化家底盘查中所获得的经验,也成为后来民间文化遗产全国性抢救与普查的学理依据。
2000年,我曾在法国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有3位作家曾对法国的文化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是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当工业革命影响法国的时候,法国拆除了大量古建筑。雨果认为这是把城市的记忆拆除了,于是,他在1835年间愤怒地写下了《向拆房者宣战》。一个是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他在后期不再写小说,而是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为保护法国古典建筑做了大量工作。还有曾担任过法国文化部部长的小说家马尔罗,他在任职期间发动了对法国文化的全面普查,大到教堂、小到羹勺,对法国所有的历史文化遗存都做了登记。
正是这些保护工作使得法国很多历史文化得以留存,也树立了法国人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尊。正是这些文化保护的非凡意义,坚定了我从事文化保护、呼吁文化良知、进行文化反省的决心。他们也成为我后来倡导“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楷模。
中国文化应怎样“走出去”
当今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冷静分析、真诚批评以及认真思辨。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清晰的结构,文化金字塔的顶峰应该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所能达到的文化的最高峰,是由一些在思想、哲学、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出类拔萃、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精英所组成的,文化金字塔的底部则由市场来调节。
纵观当前我们的对外文化交流,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美国的影视文化产品非常注重对自己文化价值观的宣扬,与之相比,虽然我们在“文化走出去”上花了大力气,但我们的杂技、京剧、少林功夫等传达给别人的只是一种娱乐,或视觉上的刺激,大都是一些符号化的东西,影响不了别人的精神。然而,西方文化却在影响我们,尤其是年轻一代人的价值观和精神。相比起来,我们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不在一个量级上。那些生存环境脆弱的民间艺术、技能和口头传统等,除了变身为旅游纪念品和表演节目外,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空间和真实价值。此外,虽然现在很多影视剧都会有效利用中国传统元素唤起人们心底的记忆,但缺少文本价值,传统文化元素无奈沦为现代商业文化的符号和方式。
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够,对文化精神还不够了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我们还需要培育当代的经典,但培育经典要先有精英,这样才能参与顶尖的、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不过,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依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文化的关键不在于强不强,而在于有没有其他文化所不具备的独特体系;文化不在于“做大做强”,而是“做精、做细、做深、做美”。所以,做好文化交流首先要了解传统。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拒绝逗号”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在传统村落中,中华民族的根也深深扎在各式各样的传统村落里。今后,我也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上。可惜的是,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因为一些操之过急、非理性或是利益驱动等因素,还来不及考虑好文化该怎样安放、怎样传承,村落就已经拆掉了。目前,我国传统村落和历史街区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内涵面临被掏空的危险。据统计,2000年我国共有村落370万个,但2010年就仅剩下261万个,这些消失的村落中,究竟有多少是传统村落,谁也不知道。此外,很多城市都有仿古建筑、仿古大街,古文化被伪造者贬值,失去了自己的年代特征,缺乏讲究的细节、历史知识和精心设计,历史倒成了赚钱的由头。
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数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它既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凝聚力与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是综合国力不可缺少的坚实精神内涵。我们必须一边投身于山川大地,在濒危文化中进行普查与抢救;一边在各种场合不停歇地呼吁、宣讲、传布,以唤起整个社会对文化遗产的关切与保护自觉。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标题为本刊所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