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西北部等地方明显缺水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 2013-05-29 19:33:48 (被阅读 2870 次) | | 背景说明
背景说明本课内容来自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首师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爱清洁保环境》里的主题三《节约水和电》。
主题目标:
1、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2、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与水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珍惜水,保护水的意识。
案例描述
上课伊始,我故作神秘地说:“今天,老师给大伙儿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嘉宾。”学生听了情不自禁地东瞧瞧,西看看,小脑袋开始动起来。刹那间,班里的学生像接到命令的战士,齐刷刷地议论开来,把我冷落在一旁。
“是新来的老师吗?”
“可能是新同学吧。”
我微笑地摇了摇头,故弄玄虚地说:“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这话还真是立竿见影,学生们像断了电的收音机,一声不响地看着我。我也不敢怠慢,赶紧按下课件。
课件:“大家好,我是你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小朋友,猜猜看我是谁?”一幅生动形象的卡通小水滴出现在屏幕上。同学们异口同声“水滴”。我连忙板书:画了一个水滴
我顺水推舟,导出本节课学习的主题。首先,我利用课件出示本节学习的内容:你们知道谁都有哪些用途吗?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关于水在生活中的用处互相交流,一一汇报:如洗头、洗脸、洗菜、“发电”、“灭火”等情况,并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学习。
接下来这一环节:假如没有水,生活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世界将会发生多么可怕的事情呢?如果从自己身边的实际情况出发,学生们的感受可能并不深刻,因此在课前准备时我就把这一环节当作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我先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可用水资源稀少,这一事实。在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缺水的情况,我发现学生的回答都只停留在表面,并没真正意识到缺水的实质问题以及水荒威胁其实离自己很近。我在CAI的帮助下,让学生观看世界各国包括中国西北部等地方现实生活缺水的图片,这时同学们才深切地感受到:没有水真是太可怕了,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离不开水。再提示其实北京目前也已经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他们才恍然大悟:自己生活的环境离缺水也并不遥远。当然如果只是图片展示,同学们的情感体验还只是停留在视觉上,尚不会惊心。
下一个环节:话锋一转可是我们生活中却由于这样的现象发生,看课件:一幅幅浪费水的画面,旁边出现一个生气的水滴宝宝。同学们见此情况也特别愤怒。老师“他浪费水”“水都白白流走了”等等话语。于是我感慨地说“同学们那我们该怎样做呢?”又是异口同声“节约用水”。我肯定地说“是的,节约用水,如果不节约用水,人类作后的水资源将是人们的眼泪。”紧接着一个节水小方法在同学中产生。并通过小试验,学生们深刻的是认识了节水的重要性。
这时我因势利导:所有的生命为了感谢水娃娃,特地献上一首诗,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朗读它。大屏幕出现“水宝宝,功劳大,我们生活离不了。洗衣洗菜,洗脸刷牙。生活生产全靠它,水宝宝呀,水宝宝,我会珍惜你的每一滴。节约用水不能忘,世界有你才美丽。”通过学生们的大声朗读,让他们从诗中再次感受到动物、植物、人与水的关系,形成共同观点——节水的重要性。我们就要学会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这并不仅是一句空话。就在学生们都意犹未尽的时候,下课铃声响了……
案例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综合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基于这一点,我这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定位也是综合的。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孩子们能够认识到水在各方面的用途,了解到任何生命都离不开水。本活动主题的提出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调查,收集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从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水。在课堂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一系列现实生活中严重缺水的图片更让孩子们认识到生活中水的重要性,把品德教育与儿童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对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搜集提炼信息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自觉养成珍惜,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创设活动情境,切实体验生活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采用他们乐于参与的学习形式,将品德教育寓于活泼的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同时接受品德教育。根据二年级孩子的特点,我把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具体设计为“水滴宝宝导入,引出主题”、“交流调查,初步体验”、“小组活动,加深体验”、“课堂活动,切身体验”、“课后延伸,情感升华”五大部分的活动情境,力图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使孩子动口、动手、动脑“三结合”,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感悟,加深认识。
这堂课我以“水宝宝”这一可爱的卡通形象导入,并由它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本课,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因此大大提高了。同时在整堂课中我都以“水宝宝”来引入每个环节的学习,并适时表扬学生的精彩表现,同学们至始至终都保持高涨的求知热情。
三、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教学中我努力实现“四个开放”。
1、开放《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范围。在课堂中,我努力实现大“品德”观,创设大“品德”环境,使“节水”不单单停留在一个肤浅的表面道理上,而是从动物、植物等多方面来体现水的重要性,同时收集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得到切实的感受。
2、开放《品德与生活》课程结构。这节课开放课程结构主要表现在“学科间的融合”,通过让学生们大声朗读赞美“水宝宝”的诗和唱着送给“水宝宝”的儿歌,用音乐与朗诵想融合的形式来升华学生对节水的意识。
3、开放《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本节课主要体现在“三维”目标的开放。即培养孩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发现、探究、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此外还注重孩子的学习实践和体会,注重孩子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引导孩子们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孩子的主体性。在《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中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孩子自身的发展为本,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概言之,就是要以孩子的发展为本,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自然融入品德教育。
4、开放《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在五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都强调师生的互动,教师只是孩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指挥员,让孩子在与教师的平等的对话中认识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教育孩子自觉珍惜水资源的目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