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乡土文化资源正在流失 抢救青海民族文化 | 2013-05-21 22:12:11 (被阅读 972 次) | | 2004-10-11 10:57:30 华夏经纬网
在中国的版图上,地处西部的青海,留给一般人最深刻的印象,似乎是她那雄奇而又神秘、高迥的皑皑雪山,是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草原,是滥觞于她的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涓涓清流。其实在她奇峻的舆地风貌中,还沉积着众多鲜为人知的、光彩夺目的文化奇观。
我省著名历史学者李文实先生曾写道:“中华民族在传说中肇始于炎帝与黄帝。这两位古帝王兴起的地方,在古史上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羌水成。’而这两处民族发祥地,却都在今青海省东南部西倾山地区。由此发轫,便先后出现了周、秦、汉、唐盛世。”在辽阔、悠远的时空中,在这片疆域上,曾有古羌人、突厥人、匈奴人、回纥人、吐蕃人、党项人、吐谷浑人和他们的子孙,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今天,藏、回、土、撒拉、蒙古5个世居少数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所仰慕。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史前文明时期,青海的先民们就打制了无数精美的石器,作为装饰用品。乐都柳湾出土了用玛瑙、珊瑚、翡翠玉、松石等材质做成的首饰品;汉代以后,出现了建筑石刻,有石碑、石碣、神兽佛像、熏炉香插、玉佩首饰等。尤其是在青海高原的黄河流域出土的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的彩色陶器,以其工艺的精巧,线条的流畅,色彩的艳丽,图案纹饰的丰富,风格的多变,可谓集古代彩陶艺术之大成,其中像1973年在我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五人舞蹈纹盆,不仅轰动一时,而且成为国宝级的彩陶精品,青海也因之被称为彩陶文物大省。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在青海境内发掘出的、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古代文化遗存日益丰富。据统计,至今发现的古遗址、古墓群共数千处,发掘墓葬约5000余座,出土和收集到的文物总计16万件,查明有价值的文物点约2300余处。这些灿烂的民族文化,曾经长期尘封于地下,随着考古工作者手中的探铲一次又一次深入沉寂的地下,青海高原昔日模糊的图景,开始从历史深处渐渐呈现出愈加清晰的面孔,透过漫长的时光,它们焕发出让人们刮目相看的奇异光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正式启动了“人类非物质和口传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工作,根据该组织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漫长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背景,使我省还保留了大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完全生长在民间无数普通人的记忆中,并且凭借几千年无数代劳动人民的口授心传,同由文字、实物组成的历史一起丰富着我省灿烂的地域文化。但是这些大量存在于民间乡土的文化资源,在今天受到工业文明、外来文化、商业浪潮轮番地冲击和侵蚀,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瓦解、失散、消亡的速度非常惊人。这种口传文化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消失后的不可再生性,许多文化形式昨天可能还在我们眼前亮相,还在我们耳边回响,忽然间就会人亡歌息,消失得无影无踪。面对逝水流花般的民间文化,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力量,抢救濒危的民间文化,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最富特色的我省非物质文化抢救工作,当属代表草原游牧文化的《格萨尔》史诗和代表农业文化的、广泛流传于河湟地区的“花儿”。
1953年3月,在全省音乐、舞蹈汇演中,意外地发现了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的优秀民间艺人华甲,他不但会跳鹰舞、鹿舞,而且还会说唱《格萨尔》。20世纪50年代,是他把一本《格萨尔》手抄本从贵德乡下带到了省会西宁。这一发现引起省上有关领导的重视,当时的省文联筹备组邀请西北民院的王沂暖先生,将华甲带来的《格萨尔》史诗翻译成汉文后,成为有名的“贵德分章本”。此分章本包括天岭降生章、赛马章、降魔章、降伏章等五部,被专家称做是《格萨尔》的精华,它的出现,使我省率先掌握了《格萨尔》的轮廓,也使我省成了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最早搜集整理《格萨尔》的地区,青海省文联也就成了全国第一个搜集、整理《格萨尔》史诗的单位。八十年代,我省成立了《格萨尔》研究室,配备了专职的工作队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搜集整理抢救工作有了新的进展。首先对省内《格萨尔》流传较广的4州14个县50多个乡进行了重点普查,在玉树、果洛、黄南、海南等藏族自治州的一些地区,发现了传说中格萨尔及30位英雄的遗物遗迹,发现了能唱120多部《格萨尔》的青年艺人格日尖参,1996年又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现了达哇扎巴、才让索南两位艺人。1997年7月,《格萨尔》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举行,会上宣布,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抢救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格萨尔》的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工作已成体系。现已收集到的各种刻本和手抄本70多种;已经出版有30多部藏文分部本;出版研究专著十多本,还编写出版了许多《格萨尔》儿童读物我省社会科学院学者赵秉理撰写、出版了300万字的《格萨尔集成》;被誉为格萨尔故乡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早在“七五”期间就成立了《格萨尔》抢救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工作机构,现已建立《格萨尔》活动基地5处,恢复和成立《格萨尔》藏戏团23家,拥有被国家命名为唱不完《格萨尔》的优秀民间艺人俄合肉和写不完《格萨尔》的格日尖参等一批艺人。目前,该州提出的“玛域文化长廊”正在建设之中。
“花儿”,这一流传于西北地区的民歌,是我们宝贵的财富。青海又是“花儿”两大流派之一———“河湟花儿”的发祥地。数百年来广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成千上万首“花儿”;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的文艺理论家和民间文学家,对“花儿”做了大量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对“花儿”的创作和演唱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今随着群众性的“花儿”演唱活动的不断高涨,“花儿”的研究不仅有了专门的机构,而且研究工作开始从“花儿”的收集整理、唱词研究、曲调的研究、歌手的发现、流派的研究、演唱活动的研究,逐渐转入对“花儿”的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民俗学、语言学、音乐学等各方面的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保护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作为我省重点保护工程的“热贡艺术”,2004年4月12日,被正式列入“中国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单位名录。目前,已经编纂、出版了《中国戏曲志集成 青海卷》、《中国舞蹈集成 青海卷》、《中国民歌集成 青海卷》、《中国曲艺音乐 青海卷》。加大了对土族、撒拉族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恢复了两县的文工团, 兴建了集演出、展示、观光为一体的土族民俗风情园。
稿源:青海日报 作者: 马 钧
青海新闻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