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重视医学 | 2013-05-19 16:18:21 (被阅读 1321 次) |  | 宋朝的医学能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历代皇帝对医药的倡行和积极参与。因此生在宋朝的御医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备受统治者的关注和青睐。在医学教育、医学资料整理、编写校订医书以及颁布医药法令方面,宋代皇帝都重视有加。
在宋太祖赵匡胤时,就下令组织医官们修订了宋代第一部药典《开宝新详订本草》,还开了皇上为医书写序的先河,以后各代都有效仿。宋太宗赵光义在未登基前就喜爱医术,还收藏了千余条名方,继位后,他又下令让各个翰林医官敬献家传验方,并向民间征集各种良方,最后由御医王怀隐等人编成了《太平圣惠方》,宋太宗不但为此书做了序,还赐了书名。宋真宗赵恒是个十分重视养生的皇帝,御医赵自化写了一本《四时养颐录》,是关于药膳养生的,他读后觉得不错,改名为《调膳摄生图》并为之作序。之后,宋真宗还选了两本经典的养生强体的书籍印刷发行,颁布天下,把养生之术推广到民间。宋仁宗时,还专门设置“校正医书局”,负责对前代重要医学书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其时整理出版的医书就达509部。
宋徽宗赵佶也曾诏令御医们编写了《圣济总录》200卷,他自己还写了一本《圣济经》10卷,总结了相关的医学理论和养生保健方法,宋徽宗认为养生要“阴阳适平”,还要重视饮食调养,起居、情志的调养,反对药石补养等等,这些养生论点出自一个威仪天下的皇帝,而且具有相当的科学性,足以看出宋徽宗对医学的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本书的内容对今天的医疗保健也很有参考价值。 |
| |
| | |